很多人都听说过腰椎滑脱这个名词,但是很多人容易和间盘突出混淆。虽然二者都有腰疼的症状,但是形成原因却完全不同。
腰间盘突出症
是因为两节椎体之间的腰间盘出现了突出,压迫神经,导致的腿疼、腿麻等症状。
腰椎滑脱
是指某节椎体向前或向后发生移位,从而出现一系列症状。
这两种病虽然引起的症状相同,但病灶部位却不一样。
腰椎滑脱的特点
在我国,腰椎滑脱的发病年龄多在20-50岁之间,占85%,发病男女比例为29:1,男性多于女性,腰椎滑脱常见的部位是在L4、L5、S1,其中L5发生率为82-90%。
腰椎滑脱的五大病因
目前,腰椎滑脱的病因还不是很明确,但已经确定的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先天发育缺陷,另外一个是慢性劳损或应力性损伤,一般认为以后者为主要原因。
1、创伤性原因
腰椎下部可因急性外伤,尤其是后伸性外伤产生急性骨折,多见于运动场或强体力的搬运工。
2、先天遗传因素
腰椎在胎儿发育时,如果发育的不够完善,则会形成先天性峡部崩裂,又称为先天性峡部不连,局部会形成一个假关节。行走以后,由于站立可使上方的脊椎向前滑动,称为腰椎滑脱,也可以因为骶骨上部或L5椎弓发育异常,而产生脊椎滑脱,其峡部并无崩裂。
3、疲劳骨折或慢性劳损
人在处于站立时,下腰承受的压力较大。导致迁移的分力作用于骨质相对薄弱的峡部,长期反复作用可导致疲劳性骨折及慢性劳损损伤。
4、退变性因素
由于长时间持续的下腰不稳或应力增加,使相应的小关节发生磨损,发生退行性改变,关节突变得水平,加之椎间盘退变,椎间不稳、前纵韧带松弛,从而逐渐发生滑脱,但峡部仍保持完整,故又称假性关节。
5、病理性骨折
这是全身或局部的病变,累及椎弓、峡部、上、下关节突,使椎体后结构稳定性丧失,发生病理性滑脱。这里所说的局部病变是指肿瘤或炎症。
腰椎滑脱的症状
1、腰部疼痛:大部分腰椎状会卧床休息后,症状减轻或消失,但劳累、扭伤后,站立、弯腰时,症状持续或加重。
您感兴趣的新闻
|
上一条: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禁忌? 你有了解吗?
下一条:立春之后 小心肩周炎发作 |
返回列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