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电话

18151877532

NEWS CENTRE

新闻资讯


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> 新闻资讯> 健康常识

股骨头坏死分期及MRI影像诊断标准,你属于几期?
发布时间:2018/9/17 16:24:52      点击次数:3487
股骨头坏死是骨科疾病中非常严重的一种病症,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,是由于股骨头局部血液运行不良,引发股骨头血液循环障碍,长久下来导致股骨头缺血、坏死、骨小梁断裂、股骨头塌陷引起的一种骨性病变。
临床发现,股骨头坏死在早期治疗的治愈率很高,所以,对付股骨头坏死的最好办法便是早发现早治疗。
1、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因
创伤性包括
股骨颈骨折、髋关节错位、髋关节扭伤等,骨错位卡压软组织,导致软组织变厚变硬,从而导致经络不通气血受阻,股骨头得不到气血的濡养,就会发生坏死。
非创伤性包括:
药源性股骨头坏死,如激素治疗;
酒精性股骨头坏死,病人长期大量饮酒,酒精中毒而致;
有些疾病也可合并股骨头坏死,如:强直性脊柱炎、结缔组织病、柯兴氏病、减压病等;
另外,髋关节先天性发育不良,骨内应力和骨外应力变化,也能导致股骨头坏死。
还有许多因素被报告与股骨头坏死有关,不过每种病例数量很小。这些被称为可能性病因,尚未得到证实。
2、股骨头缺血坏死病理演变一般分为四期
病理演变( Ⅰ期)
骨缺血后6小时,髓腔造血细胞开始坏死。
约在血流中断后6~12h,造血细胞最先死亡。12~48h后,为骨细胞和骨母细胞死亡。
1~5天后脂肪细胞死亡。
病理演变(Ⅱ期)
坏死组织分解,周围出现组织修复。
镜下可见各种坏死组织,与周围活骨交界处发生炎性发应,存在反应性充血,局部骨质吸收。
早期的修复反应包括少量毛细血管、胶原纤维增生,以及新骨对死骨的“爬行性替代”。
病例演变(Ⅲ期)
大量新生血管和增生的结缔组织、成纤维细胞、巨噬细胞向坏死区生长。
大量新生骨附着在坏死骨小梁的表面,死骨被清除。
关节软骨受其修复组织的影响,表面不光滑,而后出现皱折。
您感兴趣的新闻
上一条:得了膝关节炎怎么办?这几点一样要注意
下一条:腿粗、胯宽、水桶腰,女生如何合理收胯塑腰?

返回列表